中国商报(记者 马文博)12月16日,11月份国民经济数据发布。国家统计局表示,11月,宏观政策组合效应继续显现,工业服务业较快增长,就业物价总体稳定,社会预期有效提振,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,国民经济延续9月以来回升态势。消费者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一家超市选购水果。(图片由CNSPHOTO提供)生产升需求增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表示,在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的作用下,11月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,具体可以归纳为“生产升、需求增、就业稳、市场暖、质量优”五个特点。从工业来看,在“两新”政策带动下,工业生产稳中有升,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,增速比上月加快0.1个百分点。其中,装备制造业增长7.6%,比上月加快1个百分点,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接近50%。从服务业来看,行业延续回升态势。11月,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.1%,虽然比上月略有回落,但仍然保持在6%以上,这个增速是今年以来的次高增速。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对记者表示,在生产上,同比增速提升,考虑到上年基数较强,同比增速走高表明生产较强;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提高,剔除价格后,外需的实际物量同比增长出现跳升。从消费来看,尽管受到“双11”网购提前分流影响,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有所回落,但是当月增速仍然快于第三季度平均增速,消费回升的势头没有改变。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,11月,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、家具类商品零售额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。从投资来看,投资增长总体保持平稳。1—11月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.3%,连续4个月保持基本稳定。其中,制造业投资增长9.3%,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,对投资的支撑作用比较明显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内需的工作任务提到了更重要的级别,要求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。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薛洪言认为,继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“要大力提振消费、提高投资效益,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”后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更为详细的部署,并将扩内需明确列为明年九大任务之首,重视程度可见一斑。付凌晖表示,今年第四季度以来,市场销售总体回升的态势延续,政策拉动效果继续显现。下阶段,要积极稳就业促增收,增强居民消费能力,完善消费政策,提升居民消费倾向,大力提升供给质量,更好释放消费潜力,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。房地产市场预期改善房地产不仅关系着民生,也关系着经济发展,各方面都高度关注。从11月市场表现来看,楼市交易更趋活跃,市场预期改善,继续向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。随着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各项政策效果显现,房地产市场交易趋于活跃,交易价格出现回稳势头。11月,在70个大中城市中,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10个,二手住宅环比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增加2个。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来看,一线城市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持平,二线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0.4和0.2个百分点。从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来看,一线城市环比上涨0.4%,二线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收窄0.2和0.1个百分点。此外,10月以来,房地产市场交易总体回升,11月新建商品房销售情况进一步改善。1—11月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分别比1—10月收窄1.5和1.7个百分点。其中,11月当月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都实现正增长。从监测的40个重点城市销售情况看,1—11月,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降幅分别比1—10月收窄1.8和2.1个百分点。其中,11月当月分别增长10.2%和6.8%。房地产市场交易改善、价格回稳带来了市场预期好转。数据显示,11月房地产业市场预期指数比上月回升1.1个百分点。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记者表示,今年前11月的数据显示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态势向好,尤其体现在商品房量价两个指标上,说明政策和市场有效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望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。12月16日,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今年以来,国际环境复杂严峻,全球经济复苏放缓,国内经济调整转型困难有所增多,但是,随着我国加快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,从全年情况看,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望顺利实现。从第四季度以来的情况看,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好于第三季度,经济回升势头没有改变。付凌晖表示,如果将10月和11月合并来看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、服务业生产指数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比第三季度加快0.4、1.4和1.2个百分点。从11月当月来看,作为工业主体的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%,比上月加快0.6个百分点。在服务业中,房地产业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分别比上月加快2.1和1.3个百分点,这些都有利于经济回升向好。此外,第四季度以来,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,与存量政策组合效应加快释放,扩大了需求、带动了生产,促进了经济回升向好。在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方面,集成电路制造、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保持快速增长,对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。同时,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了新兴行业发展,11月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、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均保持两位数增长。付凌晖表示,宏观政策效果显现,市场需求回暖,股市楼市趋于活跃,市场预期信心继续增强,有利于经济良性循环。这些积极变化,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,带动经济回升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,明年各项工作将“着力实现增长稳、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”,预计2025年经济增长目标继续设置为5.0%左右,与2023年和2024年持平。政策力度可能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即时调整,以助力实现既定目标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